有許多打羽球的愛好者,有膝蓋疼痛的困擾。他們常常抱怨在快速變化動作的時候,會覺得膝蓋不舒服。

在評估與動作檢測時,會發現他們會出現兩種問題。哪是兩種問題呢?

  1. 膝蓋出現外翻的狀態,白話的意思是「膝內扣」
  2. 用膝蓋當驅動,過度使用膝蓋的力量

敏捷性訓練

     敏捷性的功能是,讓我們在運動的過程中,具有移動身體的位置的能力——轉身及跑。例如:打羽毛球的過程中,需要變化方向去擊球或是加速去救球或是減速改變方向。

一般分成兩種能力,一種是速度切換,另一種是爆發力切換。

速度切換,是指沒有減速下,變換方向的能力。

爆發力切換,是先減速再加速的去改變方向的能力。

其實,最重要的就是我們改變方向時,我們的動作與姿勢,是否具有良好的排列。

變換方向的動作有四種

     我們在改變方向的時候,分成側轉向後轉的方向。剛開始運動的初學者,會適合採用的策略是交叉步(側向移動)與軸心步(向後轉身)

因為它是起步最快的方式,但是效率來說是比其他兩種方式來得差。

當我們要轉的方向,離方向最遠的那隻腳,是我們的驅動腳。但是,最重要的不是它們!

而是留在地上的那隻腳,才是我們登推使力的腳腳!

我們的身體一定要轉向前進方向,不能只是上半身轉而下半身沒轉,否則會增加膝蓋受傷的風險。

這個時候,記得我們留在地上的那隻腳,髖關節要保持轉正方向與伸直直的去推登。

敏捷性訓練的四種動作轉向方式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如果是熟練的運動員,我們可以採用開放步(側向移動)與後側步(向後轉身)

記得動作驅動的腳是離改變方向最近的那隻腳,這個時候我們的身體(上半身與下半身)都要轉向欲改變方向,

一樣留在地板的腳是我們的推登力量的腳,保持髖關節轉正與伸直的姿勢推登。

動作與姿勢的留意

     有膝蓋疼痛的人,不太會使用臀部位移的能力,多會使用膝蓋的驅動方式。

尤其在高速度下,容易使用自己習慣的動作方式。所以在開始改變的時候,先力求動作的正確性再來強調速度的挑戰。

記得,過程中不要出現膝內扣的動作,儘量保持與腳趾相同的方向。如果,過程中覺得有膝蓋不適,表示訓練的強度或是動作的細節需要調整。


揭開疼痛的謎,真相只有一個

我是攻疼欣逸,下次文章再見

加入攻疼欣逸Line@追蹤搶先看

arrow
arrow

    攻疼欣逸 治療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