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健保診所內,看見許多的打棒球高中生們,成群結隊一起來做治療,大多是手肘內側的肌腱炎或是內側副韌帶損傷,有時候嚴重一點會出現肘屈曲肌的攣縮(意思就是手肘無法打直)
造成投擲肘損傷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「外翻伸展壓力」,尤其是在加速初期或是投擲晚期的時候,會造成肘內側有一張力,而肘外側會有一壓力。若不良的動作模式(習慣),日復一日的重複就像滴水穿石的效應,總有一天會產生傷害。甚至是,受傷期間,沒有改變動作模式或是優化動作鍊的品質。
那麼就會聽到有人說「我怎麼受傷很久都沒有好,甚至到了要開刀的程度。」
that wanaka tree
常見投擲肘損傷(圖片來源:骨科復健手冊第二版)
一般的治療,從打針與吃藥先降低發炎反應,再配合物理治療的方式。從恢復肘關節的正常活動軌跡,將肘屈曲肌有效的伸展牽拉。再加上肩胛穩定與旋轉肌的離心控制,才能避免疼痛的再發生。我們常教的運動有三種:
  1. 肘關節外側滑動減壓(圖一) 首先,上手臂穩定靠在門框上,給予穩定的支撐。為了減壓手肘外翻的壓力,所以從手肘的內側給予向外的減壓。停留約八秒的時間,重複六次。
  2. 肘屈曲肌動態伸展(圖二) 我們可以先將手肘伸直、掌心朝上,然後用另一手將預牽拉側的手指往下板。最後,將手肘反覆的彎曲與伸直。重複十下。
  3. 肩胛穩定合併旋轉肌控制(圖三) 我們可以先做出肩胛後收的動作,接著肩胛與肩膀不動的情況下,將作出肩外旋的動作,再回到起始位置。重複六到十下。
that wanaka tree
that wanaka tree
that wanaka tree
如果您有相似的狀況,可以做上述的運動來緩解與預防。過程中,僅會覺得肌肉有感受度或是微酸感,不會覺得疼痛喔!記得任何的疾病或是無法緩解的疼痛,一定要先到醫療院所就醫。
我們再來複習一下有哪三個動作:
  1. 肘關節外側滑動減壓
  2. 肘屈曲肌動態伸展
  3. 肩胛穩定合併旋轉肌控制

 

揭開疼痛的謎,真相只有一個

我是攻疼欣逸,下次文章再見

arrow
arrow

    攻疼欣逸 治療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